应急管理学院教师张胜玉接受江苏省电视台等媒体采访

作者:张胜玉发布者:乔治发布时间:2022-12-22浏览次数:1001

面对当前多发、频发、广发、并发的各类风险,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基层如何适应各类突发事件风险,如何提升快速反应响应能力,如何在突发事件结束后迅速恢复,提升社区韧性治理水平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。   

今年,我院教师张胜玉团队与南京市建邺区应急管理局深化校地合作,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基础上,进行上新河韧性社区特色打造,力争创成江苏省首个韧性社区。结合当前基层社区应急管理不足和短板,在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的背景下,团队提出社区“常应统筹、动态衔接”整体规划,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治理机制,以有效理顺社区治理中的“条块分割”、体制机制不畅、社区动员不足、“平战转换”衔接欠缺等问题。

团队对兴隆街道和上新河社区应急治理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应急等进行多次深度调研,发放类别群体调查问卷,提出“一核五维七驱动”157韧性社区模式打造“建邺样板”。在接受中国江苏网采访时,张胜玉提出抗逆力、适应力、复原力是韧性社区创建的达成目标。

在张胜玉团队指导下,上新河社区凝练出韧性网格实现“平战转换”、应急文化培育居民应急素养、“小韧通”赋能智慧应急等特色韧性社区工作法,实现社区应急的全周期管理和全要素韧性塑造。通过此次韧性社区创建,也促使上新河社区在社区治理方面实现整体、多面、散点式基层应急管理创新与提升。

近日,江苏省电视台对上新河韧性社区进行了采访,对上新河社区应急公约、安全教育体验馆、居民自救互救参与和认知情况进行了报道。对全省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。

应急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应急管理实务部门的合作,持续对“韧性社区品牌”进行内涵提升,实现优势资源互补。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,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,应急管理学院科研团队也将继续就韧性城市、韧性社区前沿问题进行研究,做好科研转化服务,积极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建言献策。

 

相关报道中国江苏网-网址:http://m.jschina.com.cn/v3/waparticles/10/bPiiYrj4iusZUUiH/1